80年代日本股市楼市的教训

人气 5201   2011-11-17 15:39

80年代日本股市楼市的教训

从历史上观察,大多时候股市和楼市存在“跷跷板”效应:即股市涨时楼市跌,楼市牛时股市熊,比如中国2001-2005年楼市繁荣时,正值股市低靡不振。其原因在于,有限的资金在一定时间内会集聚于一个投资市场,相较而言,另外一个市场显得冷清。从投资者的心理分析,一般人都有从众心理,很容易形成“羊群效应”,越来是这样,越是形成火者更火,冷者会愈冷。但在特殊历史时期,股市和楼市也会同进退,比如1929年美国发生经济危机时两市皆崩;再如1985年之后,日本股市和楼市的资产价格同步飙升。

1985年9月22日,美、日等五国签署了联合干预外汇市场,诱导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有秩序地贬值,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问题的“广场协议”。“广场协议”后日元币值不断上升,无异于给国际资本投资日本的股市和房市一个稳赚不赔的理由:即使投资的资产日元价格没有升值,也可以通过汇率变动获得5%以上的收益。而实际上日本国内由于低利率政策刺激了股市和房市价格的快速上涨,因此国际资本投资日本股市和房市可以获得双重收益——资产价格的升值和日元的升值。在双重收益的刺激下,国际资本进入日本大量从事于股市和房市的投机,刺激泡沫进一步膨胀。

自1985年至1990年间,日本企业单单从股市便募集到185兆日元,股市犹如免费的融资管道。1980年代下半期,日本政府所释出的日本电信电话会社的股票,其市盈率高达250倍。而且,日本企业普遍相互持股,这既是泡沫经济火上加油的帮凶,又是泡沫经济破灭下的最大受害者。

日本土地价格暴涨也始自1985年,到1990年泡沫经济崩溃之前夕,日本房地产总值为2000兆日元,约等于其国民生产总值的五倍,为美国全国房地产的四倍(以土地面积而言,美国是日本的25倍强)。当时,日本只要将东京都会区卖掉,就足以把整个美国买下来。

据统计,“广场协议”后近5年时间里,日本股价每年以30%、地价每年以15%的幅度增长,而同期日本名义GDP的年增幅只有5%左右。泡沫经济离实体经济越来越远,虽然当时日本人均GNP超过美国,但国内高昂的房价使得拥有自己的住房变成普通日本国民遥不可及的事情,日本国民的真实生活水平要比美国等其他西方国家低很多。

1989年,日本政府开始意识到土地价格严重脱离实际价值,经济中的泡沫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便施行紧缩的货币政策。

然而为时已晚,紧缩政策虽然戳破了泡沫经济,但累积的泡沫已经给日本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害,股价和地价短期内下跌50%左右,银行形成大量坏账,日本经济进入十几年的衰退期。(转载,作者不详)

  关注度: 5201   Baidu: 0   360: 1   Google: 0   其他: 0

推荐您可能感兴趣:

返回顶部
日本中文站 | 添加收藏 联系方式见首页
本站绝大部分内容是编辑编撰的原创性文章,有少量转载,如有涉及到虚假、侵权、违法等信息,请联系我们。
版权保护:本站原创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的版权均属本站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