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子书市场一瞥

人气 4853   2011-11-17 15:39

日本电子书市场一瞥

“电子”是日本的产业根基,“阅读”是日本的全民爱好。时值两者相遇碰撞,日本电子书市场一派风起云涌的景象。到2014年,日本电子书市场的规模预计将达1300亿日元(约104亿元人民币)。各大出版社先后祭出法宝,积极转型已成共识。日本政府则忙于后勤工作,组织各方恳谈。作家和民间组织也不甘寂寞,下海试水者不在少数,日后以小搏大亦有可能。在此编译《朝日新闻》近期相关资讯,供国内同行参考。

厂商乐观,向百亿市场冲击

硬件方面,去年12月几家公司陆续推出新款阅读器。索尼的“Reader”卖点是“文库本的大小可容纳1400册图书”,读者可以用电脑连接索尼公司的“ReaderStore”并下载。日本电信服务公司KDDI发布的阅读器是“Biblio LeafSP02”。该阅读器里能存储约3千册图书,带有太阳能充电功能,一次充电能阅读约50本书(假设每2秒翻一页,共能翻阅13000页)。通过手机或无线网络,从该公司的网络书店“LismoBookstore”下载购买图书。夏普公司则推出了两款平板电脑“GALAPAGOS”,其液晶屏幕的尺寸有所不同。“GALAPAGOS”有报纸和杂志的定期自动下载功能,它的下载中心有3万多种图书。移动通信公司NTTDocomo于2010年10月28日发布新产品smart phone“GALAXYS”(制造商为三星电子)的同时,推出了“电子书的试读活动”。 到年末的两个月的该活动中,smartphone里搭载的60余种小说、杂志以及漫画内容可以免费阅读。公司会通过这个试读活动进行调查,比如画面是否适合阅读,读者到底有没有看完作品等等。

以上阅读器厂商对电子书前景均持乐观态度。索尼美国electronics公司的野口不二夫副社长以北美市场为例说道:“并非纸本的商业范围缩小,而是(纸本和电子书加起来后)市场全体的范围扩大了。”Docomo的山田隆持社长则表示,试读的目的在于“把握顾客的喜好方向和阅读方式”。

在内容方面,不少出版社开始筹建电子书库。“混合型媒体(media mix)”是角川集团的拿手戏。角川此番推出电子书交易平台BookWalker作为纸本和电子书的共存系统。比如,向纸本读者送出限定版插图这样的电子赠品。角川集团下属10个出版副牌都将有产品上传平台。包括AsciiMediaWorks的轻小说、角川marketing的杂志、角川书店的文艺书和漫画、中经出版的实用类图书、新人物往来社的历史图书等等,品种繁多是角川集团的优势。为了预热造势,去年12月集团推出免费iPad软件“凉宫春日的BookWalker Navi”,用卡通形象推广Book Walker。据BookWalker计划,从今年1月每周追加20个电子书品种。预计4月份将有近千品种,7月份正式启动时将有1500个品种。以《新宿鲛》系列闻名的推理小说家大泽在昌就表示,会把新作的电子版交给BookWalker,且面世时间将早于纸本。大泽坦言:“纸本真的不好卖,我们都很辛苦。”

电子书店陆续开张,品种充实为目标

此外,上文提到的硬件商也开始关注内容服务。Docomo已经开始了电子书的正式服务,公司和大日本印刷(DNP)合作,建立了手机网络书店“2Dfacto”。2011年1月12日上线时有2万种电子书,估计今年春天增加到10万种。该书店目前只卖电子书,但估计年内与丸善、junku堂、文教堂等大型实体书店合作并销售实体书。

与索尼“Reader”相配套的网络书店在去年12月10日上线,当时已有10500个品种。不过,索尼和KDDI的网络书店内容都由配信公司“Booklista”提供,内容相差不大。“Booklista”的今野敏博社长原来是手机音乐下载服务公司“RecoChoku”的社长。他表示:“现在唱片公司希望通过音乐下载提高歌手知名度,然后卖出CD。CD原本就已滞销,防止CD销售量继续下跌的,正是音乐下载服务。”而在电子书方面,今敏社长很有自信,“在美国,也有一段时间出版社很担心以后书会卖不出去。但从这一年来看,情况显然没那么糟糕。日本也肯定会和美国一样。”

大型书店的摸索

日本大型书店对电子书持谨慎乐观的态度。索尼公司的“Reader”在新宿纪伊国屋书店等三家书店有售。店内设置了“已有电子版的实体书”专柜,消费者可以边翻阅实体书,边浏览电子版(同时体验一下Reader)。纪伊国屋书店的推广部部长的看法是:让读者们体验一下电子书,这是书店的工作,希望以后书店能成为电子书交易的基点。

纪伊国屋书店目前打算在店内开设一个系统,让读者用无线网络下载电子书。“在书店邂逅各种书籍(实体书),而购买的是电子书”,这是他们的理想之一。Reader开卖当天,纪伊国屋书店网站开设了电子书贩卖主页“kinokuniyabook web plus”,网站上已有1100种电子书,公司希望在一年内增加到3万个品种。

三省堂对电子书的看法,有别于纪伊国屋书店。三省堂的本店在东京神保町,它在去年12月15日推出“on demandprint”服务。客人在电脑上选书并申请印刷,十分钟后就可以拿书。这么印刷出来的书的价格,和实体书差不多。据书店透露,从15日到年末的两个星期中,大约卖出了200册。目前能提供大量的学术书籍,还有讲谈社等日本出版社的图书约100种。三省堂希望继续增加品种,与各个出版社加强协作,扩充三省堂的系统。

三省堂用的打印机是美国on demand books公司的espresso bookmachine,系日本国内首次引进。一台机器的价格约1000万日元(约合80万人民币)。三省堂认为,不管是Reader、Kindle还是iPad,手里有这些阅读器的人还不多。按照目前的情况,书籍的流通系统应尽量推动电子化,但销售还是以实体书为主。

2010年夏,作家村上龙发表了长篇小说《唱歌的鲸鱼》的电子版,坂本龙一操刀音乐和影像部分。值得注意的是,电子版的上市时间早于纸本。该小说的纸本由讲谈社旗下杂志连载,但电子版的制作者则是数字娱乐公司“Griot”。同年11月,村上龙创设了电子书制作销售公司“G2010”。他明确表示:“出版社是做纸本的专家,但他们团队里很少有做电子书的专家。若是电子书的话,还是和IT方面的精英小公司合作比较有效率。”村上龙还考虑到,若与特定出版社合作出电子书的话,和别家出版社的相关合作就容易有纠纷。

名作家自起炉灶

《唱歌的鲸鱼》电子版发布的同时,村上龙公开了制作费及销售金额的分配率,尽量将过程透明化。《唱歌的鲸鱼》iPad版定价1500日元(含税),不到讲谈社纸本价的一半。电子版的销售金额30%归苹果公司,剩下的由村上(作家)、Griot(制作公司)、坂本(音乐、影像作者)分配。电子版制作费是150万日元(约合12万元人民币),回收这个成本之前,三方的分配率是20%、40%、10%。回收成本后则调整为40%、20%、10%,给作家的份额比较多。《唱歌的鲸鱼》的下载数量在2010年末时达到了15000次。

G2010公司由村上和Griot共同出资,日常业务由Griot打理。G2010公司39岁的船山社长说明了公开制作费的原因,“作家拿不到钱的话,就没人想写。尽量减少不透明的部分,想坦率地开展新业务。”G2010的目标是1年后电子书出版量达20种,销售金额达1亿日元。目前公司已出版濑户内寂听的小说、吉本芭娜娜的随笔等,以上都是附带着音乐或动漫的“richcontents(丰富)”版。船山社长表示:“电子书这个行业,现在是播种、培养的时代。以后还会有我们意想不到的动向吧。”

政府机构的尝试

现年74岁高龄的长尾真是电子工学的专家,目前也是国立国会图书馆的馆长。在就任的第二年,长尾提出将电子藏书有偿公开,供读者下载借阅的设想。收费标准是“去离家最近的图书馆所花的交通费”。这么便宜的方案,引起了多家出版社的反对。而长尾当初的想法就是为了“不损害出版社的利益,也不违反图书馆的免费原则”。

2010年秋天在横滨市举办的图书馆综合展上,长尾再次说明了这一构想。“出版社将图书的电子版存入国会图书馆的数据库。图书馆将之免费发送给‘电子出版物流通中心(暂名)’,读者通过这个中心借书或买书。中心实行非营利团体经营方式,除了维持日常开销的费用,其余都交给出版社。”目前,日本全国的图书馆中,出借电子书的几乎没有。国会图书馆将在近期尝试推出“全书检索”服务,不过多数出版社和作家对该服务保持警惕,很担心该图书馆以后会出借完整的电子版。国会图书馆的田中久德规划课长相信利大于弊,他正在游说出版社支持“全书检索”。

为了进一步研究电子书的未来走向,日本政府的总务省、文部科学省、经济产业省召开了恳谈会,并在2010年6月份发表了报告。出席该恳谈会的还有国会图书馆、作家、出版社、书店、印刷公司、通信事业者、电子机器制造业者等。

索尼美国公司的野口先生对电子书的格式不一表示不满,他指出在美国“ePub”格式几乎兼容各版本的电子内容。不过格式统一之前,日文电子版首先需要解决日语系统特有的问题,比如直排与横排的区别,还有注音假名等独特形态。这方面的格式统一正由总务省负责试验推进。出版物的权利、图书馆的经营方式由文部科学省下的文化厅负责,最后的数字环境整理是经济产业省负责。

从危机感到多样性

东京电机大学出版局局长植村八潮也参与了会议。他表示,2010年的电子书话题里,“危机感”比“期待感”多,缺少希望,而这个传统书业的危机感源自谷歌。谷歌曾试图将全球的公版书籍网络化,同时提供版权书籍的在线搜索服务。这一方案引起了各国的反对,最后在美国达成和解协议。这让日本出版社松了一口气,但此事让业界意识到电子时代的到来,并由此引发出危机感。

植村还提出,数字作品的内容需按媒体形态而改变,比如为了配合小小的显示屏,手机小说的形式会有别于传统小说,其段落缩短,会话部分多起来。这样的小说在女高中生中很流行,有些作品被电影化。还有手机漫画、电子词典,这些市场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虽然眼下的市场总体比较混乱,但植村期待经过这段时间,会有新的表现方式诞生。植村还认为,支撑国民尤其是年轻人读书习惯的是街头的书店,而书店数量近年在不断减少。他希望摸索出能让书店也参与进电子书业的营销模式。

俗话说:“船小好调头。”不同于政府会议里的务虚恳谈,许多小机构和个人已动手尝试起来。1937年创刊的日本将棋联盟月刊《将棋世界》也赶上了潮流,在去年12月推出iPad版。67岁的米长邦雄会长表示:“电子书就是为了将棋而存在的,我一直这么认为。”电子版最大的优点是可以移动棋子。因为文件中保存着“棋谱”,所以读者按下画面就可以再现。电子版由每日communications制作销售。每期600日元。纸本(750日元)每月3日出刊,电子版则晚10天左右开售。

降低成本,读者作者的平等化

48岁的AsiaPress记者石丸次郎正准备出版电子摄影集,这些照片由朝鲜人在当地拍摄,将有日文、英文、朝鲜语多个版,iPad电子版估计3月开卖。据石丸介绍,目前共有6位合作者在朝鲜采访拍摄。他们每天用数码器材记录日常生活,再将影像传送到国外。作品已在日本和美国举办了展览,反响很好。石丸表示:“电子书可以降低成本,能直接发送到世界各地,打通了各国的出版流通,可以更好地传达当地人的声音。”

米光一成(YonemitsuKazunari)出生于1964年,是电子游戏和手机软件方面的专家,现为立命馆大学教授。去年7月份开始,米光教授在东京的咖啡店开设“电子书跳蚤市场”(电书Fleemarket)。电子书是一般在网络上购买的,但米光选择的是很“analog”(模拟)的方法,就是将“手工制作”的电子书当面卖给“实体”客户。

米光会在电子书摊上摆出“样书”(打印出来的样张),定价多为100日元(约8元人民币)一本。想买的人先报出电子信箱,然后付款,几分钟后就能收到电子书。比较有人气的是长嶋有的俳句集,还有米光在《书的杂志》上发表的书评集等。另外就是米光教授写作班上学生的习作。去年7月份的首届“电书Fleemarket”共推出64种电书,售出5206本。

米光表示这样做买卖不需要担心库存问题,所以心情很轻松。顾客从10多岁到50多岁,年龄跨度很大,这是实体书店本有的特点。当然,这样的交易方式很难做成大买卖。米光的目的并不在于赚钱,而是建立一个交换书的方式。

“电子书并不是等着出版社做出来或大作家发给你的,那是我们自己创作、沟通的连接点。”米光今年将创刊《电子杂志米光》,“电子书对我来说更像海报,像城市里自由漫步的流浪猫。我想做一份打通读者和编辑的杂志。”

来源:http://news.163.com/11/0220/09/6TATR1Q100014AED.html

http://news.163.com/11/0227/09/6TSV2HC600014AED.html

  关注度: 4853   Baidu: 6   360: 0   Google: 0   其他: 0

推荐您可能感兴趣:

返回顶部
日本中文站 | 添加收藏 联系方式见首页
本站绝大部分内容是编辑编撰的原创性文章,有少量转载,如有涉及到虚假、侵权、违法等信息,请联系我们。
版权保护:本站原创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的版权均属本站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